貴州滾筒電纜的應用價值
滾筒電纜在所有電工設備中故障率是非常低的,特別是超高壓電纜系統,進電網之前,都要進行一年的高場強熱循環加速老化壽命試驗,即預鑒定試驗,通過了才有資格去參加招投標。有問題在試驗室試驗中發現,這樣大大地提高了超高壓電纜系統在電網中的運行質量和可靠性,減少了在電網中的故障率。但是在中壓和高壓電纜運行中,本體擊穿的情況時有發生,特別是35kV電纜,其本體擊穿較多。這些擊穿都排除了外力破壞,只與絕緣料和生產工藝相關,擊穿機理,除了雜質、突起等缺陷或弱點以外,還有其他原因有待工程技術人員去研究破解。
我國的中壓、高壓和超高壓電纜的絕緣料均為交聯聚乙烯,油浸紙絕緣電纜的生產線已經拆除,而且10kV及以上電壓等級電纜均為管道化學交聯,如果采用硅烷交聯、輻照交聯均不可取的。通常中壓電纜采用懸鏈線生產,高壓電纜立式交聯線和懸鏈線各占部分,超高壓電纜幾乎都是立式交聯生產。
中壓電纜的絕緣料國產占大部分,高壓電纜絕緣料大部分進口,國產料也在奮起直追,超高壓電力電纜絕緣料都是進口。在我國,沒有專門基料用于電纜絕緣料的生產,也就是說,沒有專門的合成裝置用來聚合高分子聚乙烯樹脂,這樣我們基料采用其它聚乙烯樹脂代替,造成含各種雜質(化學雜質、物理雜質)較多,影響電纜產品擊穿性能提升。
由于電纜主絕緣在現場監測的困難而且成本昂貴。因此,國際上電纜人員的做法是,生產出“優質的新生兒”,放到地下不出問題,就忘掉它了。IEC電纜標準的變化,就充分體現了這個思路。標準中對電纜的試驗越來越嚴格,就是為了在工廠就得到一個40年不出問題的產品,這樣來補償電纜現場監測擊穿預警的困難。